在山東省舉辦的預拌砂漿技能大賽比武期間,復習題中有一個問答題“砂漿太粘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很多學員不太清楚,其實我們在全國砂漿廠調配方的過程中也經常遇到這個問題,下面就砂漿發粘的問題做一下系統分析。
砂漿由砂子、水泥、摻加料和添加劑組成,這些因素使用不當,均引起砂漿發粘,也就是現場工人師傅說的不好使。這種砂漿是不合格砂漿,粘抹子、但不粘墻,到墻上很容易散團,后期易于出現空鼓、開裂等現象。
首先說砂子,砂子在砂漿中起到骨架作用。好的級配或抗裂級配(1.18值偏大)砂漿不會粘,只有砂子偏細才會易于引起砂漿粘刀,需調級配,加大粗砂含量。機制砂中,如果模度系數偏小,石粉含量過高,超過15%時,易于產生砂漿發粘,如果不想把石粉降低,只有加大砂子的模度系數來避免砂漿發粘。
水泥加的量越大,砂漿越粘。水泥中的摻加料成分對于砂漿的粘性也有重要影響,如果摻加料是礦渣微粉,導致砂漿變粘,粉煤灰次之,垃圾微粉不造成砂漿發粘。因此要根據砂漿廠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水泥。
一般來講,好的摻加料都有讓砂漿發粘的作用,礦渣微粉作用最大,粉煤灰次之,質量差的摻合料發散、無粘性,當然也不會起任何作用。摻加料添加量越大,砂漿越粘。根據砂漿的性狀適當調整礦渣微粉、粉煤灰的用量,調整砂漿的粘性。
添加劑也是發粘的主要因素之一。添加劑不是什么好東西,具有兩面性,就像藥品,人得了病需要吃藥,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而是越準確、越少越好。砂漿有缺陷,只能用添加劑調整,添加劑少加不起作用,多加會起反作用,只要是解決了發粘的問題就好。
當然調整砂漿的性能是一個綜合指標,調整任何一項性能就會影響到其它性能的變化,因此我們調整砂漿的粘性要用系統的觀念,更多的去考慮綜合因素對砂漿的影響,把整個系統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