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是由無數分子組成,由于自然界的宇宙射線、紫外線、土壤和空氣放射線的影響,有些空氣分子就釋放出電子,在通常的大氣壓下,被釋放出的電子很快又和空氣中的中性分子結合,而成為負離子,或稱為陰離子。空氣分子在高壓或強射線的作用下被電離所產生的自由電子大部分被氧氣所獲得,因而,常常把空氣負離子統稱為“負氧離子”。
自然界中,公園、郊區田野、海濱、湖泊、瀑布附近和森林中負氧離子含量較多。負氧離子在空氣凈化、城市小氣候等方面有調節作用,其濃度水平是城市空氣質量評價的指標之一。
被譽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有利于人體的身心健康。它主要是通過人的神經系統及血液循環能對人的機體生理活動產生影響。負氧離子能使人的大腦皮層抑制過程加強和調整大腦皮層的功能,因此能起到鎮靜、催眠及降血壓作用;負氧離子進入人體呼吸道后,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解除其痙攣;負氧離子進入人體血液,可使紅血胞沉降率變慢,凝血時間延長,還能使紅血胞和血鈣含量增加,白細胞、血鈣和血糖下降,疲勞肌肉中乳酸的含量也隨之減少。負氧離子能使人體的腎、肝、腦等組織的氧化過程加強,其中腦組織對負氧離子最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