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美景與負氧離子聯袂出鏡,會是怎樣的場面?
近日,泉城首份景點負氧離子“地圖”新鮮出爐!
負氧離子被譽為“空氣維生素”、“長壽素”,也是衡量空氣質量的指標之一。
五月的泉城正向市民和八方游客展現著迷人的身姿。
臨沂市銳康屹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經過近20天的跋山涉水,打卡了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曲水亭街、濟西濕地等10余處名景點,檢測、繪就了這幅泉城景點負氧離子地圖。
根據檢測結果,大明湖畔的負氧離子濃度達2500-3500個/cm3,可謂一騎絕塵,成了濟南市區負氧離子王地。
居于第二梯隊的是牧牛山、茂嶺山等,工作人員在牧牛山公園山頂測得負氧離子濃度為1500-2200cm3,茂嶺山公園測得1600-2200個/cm3。
此外在千佛山山頂測得負氧離子濃度是1000-1500個/cm3,山腳是900-1300個/cm3;趵突泉畔的負氧離子濃度則是600-1300個/cm3;濟西濕地的湖中心測得800-1300個/cm3。
其它五處景點的負氧離子濃度都在1000個/cm3以下,分別是超然樓附件300-700個/cm3、五龍潭邊500-900個/cm3、曲水亭街的百花洲邊400-800個/cm3、華山的湖邊300-600個/cm3山頂200-500個/cm3、泉城廣場荷花噴泉處500-800個/cm3泉標處5-50個/cm3。
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提出: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應該達到每立方厘米1000到1500。
負氧離子的形成受水、熱、光、電等因素的影響。濟南以泉城著稱,泉水滋養著這座城,也帶來了較高的負氧離子含量。作為扎根在濟南的企業,他們懷著對美麗泉城的熱愛,義務檢測了10個有代表性景點的負氧離子濃度,這在濟南應是首次,希望能給市民、游客提供一個認識泉城、熱愛泉城的新角度!